最新活動

烏克蘭國立生物資源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大學與中國天津商業大學的繼續合作

2021年7月7日,由瑞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組織,烏克蘭國立生物資源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大學(簡稱NUBIP)與中國天津商業大學同僚舉辦了一場國際教育合作討論會議。 NUBIP國際教育和科學中心副主任Volodymyr Afanasenko參與了此次會議,向天津商業大學介紹了NUBIP的百年辦學歷史、大學使命、學校師資、留學環境優勢和特色專業等等,副主任表示:與中國高等教育機構的交流合作是NUBIP發展、擴展國際教育合作重要領域之一。期間,NUBIP食品技術與農產質量量控制學院院長Larysa Bal-Prilipko女士也精彩呈現了該學院的學習環境、軟硬件設備、學生生活和國際交流。 天津商業大學由國際交流處龐處長、黃副處長和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劉院長、關副院長為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龐處長介紹了天津商業大學的發展歷史、專業特色和國際交流,特別感謝NUBIP信息技術系的學生的積極參與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天津商業大學的邀請和推薦,現已突破重圍進入複賽,獲得了大賽評審相當高的評價,期待能在決賽中看到NUBIP學生的精彩作品。 會議期間,雙方就國際教育領域之合作、組織聯合研究之國際項目的前景、英語授課之學術課程的可行性、師生交流、兩邊學校學分互換、寒暑假線下互動項目等進行深度交流。 雙方院校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並表示在全球疫情好轉後,將展開線下會面與學習交流。 NUBIP官網相關新聞:https://nubip.edu.ua/node/95055

2021北京外國語大學合肥國際學院中、烏聯合培養博士學位項目招生簡章

本項目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合肥國際學院、烏克蘭塔夫里維爾那茨基國立大學、烏克蘭國立生物資源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大學聯合主辦和培養,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基輔科學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中國辦公室)作為項目承辦單位。項目由中烏雙方的優秀教師共同執教、指導。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合肥國際學院設置聯合培養基地,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合肥國際學院進行英語培訓工作,由烏克蘭塔夫里維爾那茨基國立大學、烏克蘭國立生物資源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大學進行博士專業培養工作,由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基輔科學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協助學員在烏克蘭學習期間的課業輔導。 京外國語大學合肥國際學院 BFSU HIEC 學校介紹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首批“211工程”高校、“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外國語大學人才培養涵蓋計劃內本科、學術碩士、專業碩士、博士,以及出國留學、來華留學、高層管理培訓等。北京外國語大學合肥國際學院成立於2018年,致力於打造高層次對外交流合作平台、國際化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平台和全國一流的應用型高水平人才培養基地。 烏克蘭塔夫里維爾那茨基國立大學 Taurida National V.I. Vernadsky University 創建於1918年,曾擁有2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ILya Frank & Igor Tamm)。 TNU是烏克蘭教育科技部直屬的四級國立大學(等同中國985),是中國教育部第一批認證的烏克蘭公立大學。 TNU是中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UASR)成員,是英國認證機構(ASIC)以及美國高等教育組織(CIQG)的認證大學,同時也是國際大學協會(IAU)的註冊會員。 烏克蘭國立生物資源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

一帶一路烏克蘭大學向中國學生開放招生了

作為一帶一路上的主要參與國家烏克蘭擁有大批高等質量院校,其中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作為烏克蘭頂尖院校,在2021年第一季度QS排名在全球500名。在疫情控制穩定後期,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向全球學生敞開了大門,2021年5月14日至24日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校方代表劉云濤博士先後在國內多個城市走訪,積極推動中烏大學交流、互訪、實驗室項目及產教合作等,並與河南、湖北、天津、廣東、四川共十家企事業單位及大學簽署了合作項目書。 同時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國際教育中心主任Volodymyr Koval教授也向中國學生們發出熱情的邀請。 Volodymyr Koval教授說: 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 “IGOR SIKORSKY KYIV POLYTECHNIC INSTITUTE” 是烏克蘭最大的國立大學,也是歐洲最大的科技大學之一。自1898年以來,大學一直在作校園的工作和發展,在這校園為所有40,000名學生以及來自60多個國家的外國學生提供了學習,娛樂,運動和個人愛好的有機整合環境。 根據國際評級QS和Webometrics,KPI在全球最好的大學中排名前4%。 大學是研究型機構,具有四級高等教育機構的地位,並有權開展旨在對學士,碩士,哲學博士和理學博士學位進行廣泛培訓的教育活動。這些優先領域的特色:節能,機電工程,機電;信息網絡,通信技術與安全,電子,電信;太空和航空技術;冶金化工技術,應用力學與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管理等。 大學設有預科系,外國學生將在此學習英語或烏克蘭語的科目,以進一步掌握大學課程。 Igor Sikorsky KPI國際教育中心榮幸地邀請您學習,照顧您並在入學和培訓的所有階段為您提供幫助。中心友好而友善的員工將竭盡所能,確保您成為Igor Sikorsky KPI的學生,獲得基礎知識並獲得全世界認可的文憑。 歡迎來到Igor Sikorsky KPI!

瑞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誠邀您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六屆,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截至2020年,共有來自124個國家和地區的1570萬名參賽者(370萬支隊伍)參賽。 2021 年,將舉行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下是比賽信息: 1、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鍊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進製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 2. 大賽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參賽團隊,每個團隊的成員不少於 2 人,原則上不多於 15 人(含團隊負責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核心成員。 3、國際參賽項目共產生500個項目入圍總決賽網評,評選其中的150個項目入圍總決賽現場比賽,從中篩選出50個項目獲得金獎,其餘100個項目獲得銀獎。參加總決賽網評但未能入圍總決賽現場比賽的其餘350個項目獲得銅獎。總決賽網評的優勝項目參加大賽總決賽的現場比賽。屆時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穩定且國際航班正常,大賽組委會將為參加總決賽現場比賽的團隊,每隊提供1-2人國際旅費(往返,限經濟艙)和參賽期間本地食宿、交通。如無法實現現場參賽,總決賽的答辯評審將以線上路演方式進行。 4、獲獎項目將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獲獎證書,提供投融資對接、落地孵化等服務。晉級冠軍爭奪賽的國際參賽項目可根據比賽成績獲得相應現金獎勵。 5、報名登記系統將於北京時間2021年6月1日0:00開通,北京時間2021年7月31日24:00關閉。 6. 更多信息: https://www.pilcchina.org/

訪問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5月14日上午,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海外項目部代表Dr. Kevin Liu、河南省特聘教授楊雪、河南省現代管理工程研究院執行學院常徵等六人訪問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為平頂平職),進行教育合作交流。 李樹偉出席了會議,發展規劃處、人力資源部、教務處、國際合作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李樹偉向來訪客人表示熱烈歡迎,並從學校辦學歷史、特色優勢、未來發展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情況和人才培養成效。他指出,學校建校65年來,始終堅守行業特色,始終服務產業發展,與國家煤炭產業發展同呼吸,共命運,學校的發展史既見證了我國煤炭事業的蓬勃發展,也為煤炭行業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他強調,面對新時代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學校審時度勢,把國際交流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不僅是學校打造優質資源輸出地的重要行動,也是學校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全國一流高職院校建設目標的迫切需要。他表示,學校將立足企業辦學的引領示範,充分發揮先天獨特優勢,深化與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的交流合作,搭建國際合作交流的新平台,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新高地。 Dr. Kevin Liu介紹了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的歷史發展、專業設置、人才聯合培養等情況。雙方在學校“一帶一路”產教融合、教師學歷提升、學生境外學歷提升、師生交換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並達成了廣泛合作意向,雙方共同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將雙方合作交流推向新的高度。 隨後,李樹偉與Dr. Kevin Liu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優質資源共享、學生學歷提升、學術交流活動、師生互訪交流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會前,Dr. Kevin Liu一行先後到全國煤礦智能化人才培養基地、健康服務人才培養基地、航空服務人才培養基地、汽車工程人才培養基地等現場考察參觀,對學校特色和基地建設給予高度評價。 據了解,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於1956年,位於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歷史文化名城-平頂山市,是全國文明單位、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首批1+X證書製度試點院校。學校現有教職工850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203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72人;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4項;現開設專業60餘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6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全日製本科、高職在校生近2萬人。學校校區佔地面積1454畝,建築面積41.2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4.48億,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84億,圖書館藏書107.04萬冊。學校擁有現代化運動場、體育館、網球場等體育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TNU大學與天津生物應用技術大學MOU簽署

3月18日(基輔時間上午10:30),烏克蘭塔夫里維爾那茨基國立大學(簡稱TNU)校長通過電話視頻的方式會見來自中國天津生物技術應用大學(籌)(簡稱TJBTU)校長陳國鷹教授,副校長張景利先生率領的大學校委會成員。在本次會議中,雙方校長簽署了兩校合作備忘錄。 此次活動是由烏克蘭瑞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NPO),TNU大學國際教育與研究中心聯合發起,將推動TNU大學和天津生物技術應用大學在環境、生態、能源等學科上進行雙向互動合作,並在教學、科研、實踐、就業、以及產業合作等多領域展開合作,使兩校師生收益。天津生物環境應用技術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全日制生態應用技術大學,未來還將建成中國最大的生態職業教育基地。該校校長陳國鷹教授在會議中說到:“天津生物環境應用技術大學與烏克蘭塔夫里維爾那茨基國立大學以誠信互惠為基礎,依托兩校原有的辦學環境和辦學經驗,借助科學的管理模式,實現優勢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跨越發展,形成獨特鮮明的生態領域教育特色,這將成為天津生物環境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亮點,也是學校的一張新名片。天津生物環境應用技術大學要以這次合作為契機,同舟共濟,奮力拼搏,致力於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前沿技術的新時代生態環境方面的專業人才。此次合作是一個新的起點,願雙方攜手並進,共同努力,為中烏合作辦學做出創新性的貢獻。”最後陳國鷹校長向VP校長發出誠摯邀請,歡迎TNU校長先生到天津生物環境應用技術大學來訪問。 TNU大學校長VP在會見中對中方校長及校委會成員表示:“很高興與中國的朋友們在這里相見。TNU大學是一所百年大學,有著深厚的教學底蘊和厚重的歷史,在烏克蘭教育、科學發展的歷史中起著重要地位。有兩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項,並有多位教授在烏克蘭教育史上留下光輝一筆。此次通過烏克蘭瑞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劉云濤博士的幫助,將兩校聯合在一起,使我們不但有機會在生物、環境、能源等學科上合作,而且在實踐、就業以及產業合作等領域開展合作。這將給兩所學校的師生帶來福祉。我們期待著兩校合作成功。在環境允許的時候,我將應陳校長的邀請,到中國天津生物環境應用大學訪問,也歡迎陳校長及各位校委會成員到TNU大學訪問。” 會議在雙方友TNU大學校長VP在會見中對中方校長及校委會成員表示:“很高興與中國的朋友們在這里相見。TNU大學是一所百年大學,有著深厚的教學底蘊和厚重的歷史,在烏克蘭教育、科學發展的歷史中起著重要地位。有兩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項,並有多位教授在烏克蘭教育史上留下光輝一筆。此次通過烏克蘭瑞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劉云濤博士的幫助,將兩校聯合在一起,使我們不但有機會在生物、環境、能源等學科上合作,而且在實踐、就業以及產業合作等領域開展合作。這將給兩所學校的師生帶來福祉。我們期待著兩校合作成功。在環境允許的時候,我將應陳校長的邀請,到中國天津生物環境應用大學訪問,也歡迎陳校長及各位校委會成員到TNU大學訪問。 ”好、熱情的氣氛中舉行。兩位校長的發言,也贏得與會人員陣陣掌聲。 TNU大學國際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s負責人Mariia Kulishova女士在雙方簽約之後,也為與會人員做了“生態經濟在TNU”的演講報告。會中天津生物技術應用大學副校長張景利先生、烏克蘭瑞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NPO)基輔負責人ELENA 鄭女士、TNU大學國際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Kevin Liu博士都為兩校的合作送上了忠心的祝福。參加此次會議的還有天津生物環境應用技術大學籌備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楊福春先生、天津生物環境應用技術大學項目前期負責人陸志剛先生、副校長凌彤女士等20餘人。

劉雲濤博士受聘擔任SCU醫學院東方醫學院咨詢委員會委員

2021年2月9日 為感謝劉雲濤博士為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大學(簡稱SCU)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SCU特別聘請劉雲濤博士SCU大學的 “Advisory Board Member,Eastern Medicine Department” 。 SCU成立於1911年,在培養學生成為關懷,稱職和綜合醫療保健從業人員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學校包括醫學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課程。特別在脊骨療法,東方醫學和科學與綜合健康等專業上為美國醫療屆提供了卓越的貢獻。這些學術課程由優秀的專業教師,現代化的學習資源網絡,以及強大的學術支持系統。除了整脊醫生,針灸師和東方醫學,針灸和中醫博士,理學碩士:醫師助理計劃外,SCU在脊骨療法運動醫學和診斷成像方面的研究生居住計劃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醫學院之一。同時SCU是WASC高級學院和大學委員會(WSCUC)同時認可的唯一一所大學。針灸和東方醫學認證委員會(ACAOM),由整脊教育理事會(CCE)和認證評審委員會認可關於醫師助理公司(ARC PA)的教育。 自1911年以來,大學一直致力於提供最高水平的患者護理,並以卓越的科學教育贏得了聲譽。 SCU為學生提供知識,技能和態度,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烏克蘭選手在國際機器人競賽中獲得名次

2020年12月11日-12日,在基輔科學大學舉行了國際體教機器人運動暨 United Robots 精英挑戰賽。來自烏克蘭的10名參賽選手和來自中國的900名參賽選手,共200餘支隊伍參加了不同類別的比賽項目在線同台打擂爭奪冠軍。在經過激烈的比賽之後,由來自烏克蘭和中國的裁判團最終判定烏克蘭代表隊ERA_junior和UkraineRoboMagic在本次國際大賽中獲得併列第一的好成績。 國際體教機器人運動暨 United Robots 精英挑戰賽發源於亞洲中國,在中國廣受青少年機器人愛好者追崇。今年是第十一屆比賽,同時也是國際賽的第一屆比賽。本著促進青少年科技發展,增強烏克蘭科技國際合作的理念,由烏克蘭瑞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RICEC,NPO)、烏克蘭基輔科學大學(KAU)和美國瑞昇教育(RIEEC)聯合將此項賽事引進烏克蘭地區。此項賽事包括WEDO,EV3,scratch, C、C++,Python等11個賽項。 在開幕式上,來自烏克蘭、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相關學院領導及STEAM專家分別採用視頻的方式給參賽選手們打氣助威,並預祝比賽順利舉辦。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主任及基輔科學大學發展與創新部負責人Oleksandra Antoniouk女士向來自所有參賽國家的學生送上了溫馨的祝福,介紹了烏克蘭基輔科學大學並邀請各國參賽選手來烏克蘭訪問。基輔科學大學瑞昇研究與教育中心負責人及美國瑞昇教育負責人Kevin Liu博士也向參賽選手、教練和評委給予忠心的問候。本次賽事也得到了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成員、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金屬物理研究所超導部主任Alexander Kordyuk和教育研究部副主任的Vitali Shadura教授的大力支持。 在比賽當日,因為疫情的原因,烏克蘭參賽隊伍的每位隊員在經過安全消毒後,在各自的安全區內,保持安全距離下進行比賽。與此同時中國賽區的賽事也是緊鑼密度進行之中。雙方賽區雖遠隔萬里,但通過雲端網絡試試連線,全程互動。烏克蘭代表隊的精彩發揮不時贏得中國賽區評委、教練團的連連喝彩。 United Robots 精英挑戰賽中國區組委會主席丁璐女士(表示烏克蘭選手無論從專業度、技術性、臨場發揮上都毋庸置疑做的非常精彩和優秀。中國區姚劍雲裁判說在同齡組比賽中烏克蘭代表隊的選手確實實力不俗。整個烏克蘭賽區比賽組織運營非常嚴謹精準,在很多方面值得其他參賽隊伍學習。RICEC負責人鄭燕嘉在賽后頒獎給學生們的時候說:“此次比賽是2021年United Robots 暨體教運動會精英挑戰賽的預選賽,將根據此次比賽的名次決定直接入圍總決賽的隊伍。對於落選的參賽選手,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不要灰心,我們將在2021年春季舉辦復活賽,為各位選手再次提供晉級總決賽的機會。”根據賽事組委會的公告,此次賽事的獲獎隊伍將獲得美國及加拿大2所高中百萬留學獎學金。 此次烏克蘭代表隊主要參加的是EV3賽項。賽項主題是“絲綢之路”。每隊的機器人都必須在嚴格按照比賽規定下,各自創意發揮組裝機器人、編程、並完成預定任務,將物體在地圖上按照古絲綢之路的路線搬運貨物。機器人從古代中國長安出發,經過富饒的東歐平原基輔羅斯,抵達亞平寧半島,再由地中海出發經阿拉伯半島,印度洋回到中國。在這條古老的國際通路上,各國的文化、科技、商貿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與創新發展。在今天高度國際化的浪潮中,烏克蘭青少年們也踏上了STEM國際合作之路祝愿所有烏克蘭及國際參賽選手在2021年的United Robots 精英挑戰賽中再創佳績。期待2021年,我們再次相聚基輔科學大學!

2020 中國第十一屆全國體教運動大賽暨 United Robots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12日,中國第十一屆全國體教機器人運動暨 United Robots 精英挑戰賽在上海成功舉行。本次比賽由“一帶一路信息產業發展聯盟”指導,United Robots 國際機器人大賽組委會及全國體教機器人賽事組委會主辦,瑞升國際教育協辦。 開幕式上,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烏克蘭等多個國家的相關學院領導及STEAM專家也分別採用視頻的方式給參賽選手們打氣助威,並預祝比賽順利舉辦。俄羅斯大腦開發和機器人賽道公司的代表德米特里烏斯京斯基在視頻中表示:希望在未來的比賽和技術交流中,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年輕人將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充滿智慧的美麗世界!同時,基輔科學大學數據研究和創新實驗室負責人Volodymyr Nochvay表示,歡迎所有參加比賽的同學到基輔科學大學學習和做科學研究。 STEM培訓中心“Sokrat”負責人Sergey Dziuba以及他的學生在視頻中表達了對本次比賽的祝賀並表示未來我們將有更多機器人技術上的合作,歡迎到烏克蘭參觀。 競賽設置了11個競賽項目,包括:Lego型大顆粒結構,Lego型機械結構,Lego WEDO,Lego EV3,Scratch,C,C ++,Python語言,EV3編程和類人機器人等。流行的通用編程教育和語言。比賽的目的從簡單的色彩匹配,結構構造,創造力到復雜的機械設計,電機和各種傳感器應用和編程機械,實時策略以及現場計算。其中,雙足類人動物涉及多學科應用,涵蓋機器人控制,傳感器技術,無線通信技術,運動計劃和雙足步態等各種算法。這也是當前科學研究遇到的重點和困難。這些比賽不僅考驗了運動員的創新意識和智能機器人的運動水平,還體現了其各種綜合能力。探究和學習能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科學實踐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以及邏輯空間能力都得到了極大提高。願每個年輕人成為世界改變的推動者。這項比賽吸引了烏克蘭選手,以及來自上海,天津和全國其他城市的200多支隊伍和1000名傑出運動員。